发布日期:2024-08-22 13:09 点击次数:189
杜甫七古《曲江三章章五句》读记
(小河西)
此诗作于天宝十一载(752)秋。杜甫约于天宝十载得到授官资格。之后不久,杜甫打算“移住南山边”。移住之前,杜甫来到居处不远的曲江,有感而作。
曲江三章章五句(杜甫)
曲江萧条秋气高,菱荷枯折随风涛,游子空嗟垂二毛。
白石素沙亦相荡,哀鸿独叫求其曹。
曲江:曲江池。在杜陵西北五里。为汉武帝所造,因池水曲折而得名。开元中疏凿为游赏胜地,春秋佳日,游人如云。《剧谈录》(唐-康骈):“曲江池,本秦隑(qí)洲,开元中疏凿,遂为胜境。其南有紫云楼、芙蓉苑,其西有杏园、慈恩寺。花卉环周,烟水明媚,都人游玩,盛于中和、上巳之节。彩幄翠帱(chóu),匝于堤岸,鲜车健马,比肩击毂。上已即赐宴臣僚,京兆府大陈筵席。”
枯折:枯萎断折。《孤松吟…》(唐-卢纶):“阴郊一夜雪,榆柳皆枯折。”
二毛:斑白的头发;借指老年人。《左传》僖公二十二年:“君子不重伤,不禽二毛。”杜预注:“二毛,头白有二色。”《抱朴子-遐览》(东晋-葛洪):“二毛告暮,素志衰颓。”
哀鸿:悲鸣的鸿雁。《鸿雁》(诗经):“鸿雁于飞,哀鸣嗷嗷。”《泛湖归出楼中玩月》(南朝宋-谢惠连):“哀鸿鸣沙渚,悲猿响山椒。”(山椒:山顶。)
其曹:《招隐士》(汉-淮南小山):“虎豹斗兮熊罴咆,禽兽骇兮亡其曹。”
大意:曲江天高气清景物萧条,菱荷枯萎断折随风浪漂摇,俺这个游子空叹年岁已老!白色沙石在破浪中相互冲刷摇荡,大雁为寻同伴孤独鸣叫。
即事非今亦非古,长歌激越梢林莽,比屋豪华固难数。
吾人甘作心似灰,弟侄何伤泪如雨。
即事:眼前事物。今:今体。古:古体。
梢(shāo)林莽:即“梢杀林莽”。《风赋》(宋玉):“蹶石伐木,梢杀林莽。”(蹶石:撼动石头。梢杀:毁伤。)《长杨赋》(汉-扬雄):“罗千乘于林莽,列万骑于山隅。”
长歌:放声高歌。《醉后》(唐-王绩):“阮籍醒时少,陶潜醉日多。百年何足度,乘兴且长歌。”参阅:《列子-汤问》:“薛谭学讴于秦青,未穷青之技,自谓尽之,遂辞归。秦青弗止。饯于郊衢,抚节悲歌,声振林木,响遏行云。薛谭乃谢求反,终身不敢言归。”
比屋:家家户户;所居屋舍相邻。《牡丹》(唐-罗邺):“落尽春红始见花,花时比屋事豪奢。”
心似灰:《庄子-庚桑楚》:“身若槁木之枝而心若死灰。”《庄子-齐物论》:“形固可使如槁木,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?”《门前柳》(唐-崔珏):“纵令树下能攀折,白发如丝心似灰。”
大意:即事吟诗既非今体又非古体,放歌激越声震林木响彻云霄,华屋鳞次栉比难以计数。俺本人甘愿接受心若死灰,弟侄们何必为俺泪落如雨。
自断此生休问天,杜曲幸有桑麻田,故将移住南山边。
短衣匹马随李广,看射猛虎终残年。
杜曲:下杜,在长安城南。《雍录》卷7杜曲韦曲薛曲:“韦曲在明德门外,韦后家在此,盖皇子陂之西也。所谓'城南韦杜去天五尺’者也。杜曲在启夏门外,向西即少陵原也。”(启夏门:长安城南面三门,东为启夏门。中为明德门。)
桑麻田:永业田。《新唐书-食货志一》:“授田之制,丁及男年十八以上者,人一顷,其八十亩为口分,二十亩为永业。”“永业之田,树以榆、枣、桑及所宜之木,皆有数。”规定植桑五十株,产麻地另给男夫麻四十亩,故称“桑麻田”。(唐制:永业田可继承。口分田不可继承。)
南山:终南山。杜曲在终南山麓。
李广:西汉名将,善骑射。《史记-李将军列传》:“广家与故颖阴侯孙屏,野居蓝田南山中,射猎。”“广出猎,见草中石,以为虎而射之,中石没镞,视之石一也”。“广所居郡闻有虎,尝自射之”。
残年:余生。《野老曝背》(唐-李颀):“百岁老翁不种田,惟知曝背乐残年。”
大意:不必问天,俺已断定此生艰难。幸好杜曲那边还有几亩桑麻田,所以俺将移居终南山边。愿短衣匹马追随李广,看人在南山上射虎以度余年。
诗意串述:此诗首章借曲江秋景抒发感慨。前三句借曲江萧条枯枝败叶嗟游子年衰。后二句借水下石沙在流水中摇荡不定,水上孤独的鸿雁悲哀鸣叫,喻诗人的孤独和飘零。杜甫此时已过四十岁,参加过常举和制举考试,干谒多年,甚至直接向皇上献赋,仕途上还是没入门。青春不在岁月蹉跎只是一方面,随着献赋结局的明确,原来一些朋友也纷纷“翻云覆雨”。自己愈益感到落魄和飘零。中章写诗人放歌解忧。前三句承首章,自己的落魄如石沙相荡似哀鸿独叫,然而曲江边豪宅鳞次栉比数不胜数,这反差之大使人长歌当哭声动草木。后二句写对这结局自己已心如死灰,倒是弟侄们伤心泪如雨下。(杜甫在长安后期,有弟侄在身边。如是侄子,应还小。)末章写仕途无望,意欲归隐。说自己在南山下还有“桑麻田”,以后将移往南山。到南山干啥呢?他想起了仕途不顺的李广曾在南山下射虎的故事。俺或已不能射虎,但在南山下看人射虎总可以吧。这三首诗层次井然,结构严谨。从曲江的枯枝败叶悲鸿哀鸣引发诗人白头落魄之叹,又从自己落魄的状态和鳞次栉比的豪宅写自己狂歌当哭心如死灰,进而写自己放弃仕途隐居南山。诗中情景相生,比兴兼具,沉郁含蓄。忧伤悲愤之情融于全诗。(“桑麻田”是杜甫在杜曲有家的主要证据。)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